宝安职校怎么样(宝安公立职校)


宝安职校与澳门工联职中两校师生参观“大潮起珠江”展。
姊妹学校携起手,同根同心求发展。作为首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的深圳市宝安职业技术学校(下称“宝安职校”)于2014年与澳门工联职业技术中学缔结“姊妹学校”以来,在学生工作、社团活动、职业技能、课程建设、教学研讨、专业发展等多方面充分交流,优势互补,携手共进,产生积极的辐射效果,对促进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和文化交流起到积极作用。
姊妹学校携起手,同根同心求发展
在深圳市教育局统一组织下,作为首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的宝安职校于2014年在澳门签署《粤澳教育交流与合作意向书》,与澳门工联职业技术中学(下称“澳门工联职中”)缔结“姊妹学校”。
2015年教育部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教育局、澳门特别行政区教育暨青年局正式启动内地与港澳中小学姊妹学校平台建设工作,推动内地省(区、市)与港澳中小学缔结“姊妹学校”关系。
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简称《纲要》),提出要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和人才高地,鼓励粤港澳三地中小学结为“姊妹学校”。
宝安职校与澳门工联职业技术中学自缔结“姊妹学校”以来,在学生工作、社团活动、职业技能、课程建设、教学研讨、专业发展等方面充分交流,优势互补,携手共进,增进双方师生的了解和友谊,突出爱国主义教育主题,注重文化自信和家国情怀的培养,形成“姊妹学校携起手,同根同心求发展”的局面,提升“姊妹学校”交流的政治意义和社会效益。
丰富“姊妹学校”内涵,优势互补携手共进
2015年起,宝安职校与澳门工联职中紧密联系,不断增进彼此了解和友谊,丰富“姊妹学校”内涵,优势互补,携手共进,主要从建立“姊妹学校”交流机制;丰富“姊妹学校”人员交流层次;聚焦“姊妹学校”交流核心主题三方面入手。
据介绍,在建立“姊妹学校”交流机制方面,宝安职校将姐妹学校交流融入学校国际交流工作的常规活动中,交流合作有计划、成传统、见实效。2015-2019年,宝安职校均按计划派师生参加澳门工联职中的毕业典礼;澳门工联职中每学年来宝安职校交流1至2次;在疫情期间,依然开展线上交流。
在丰富“姊妹学校”人员交流层次方面,宝安职校从国际交流部分人员和团学干部代表的走访参观,逐步拓宽到学校管理团队、专业教学骨干、班主任、专业部学生等不同层次的交流。
自结对以来,两校已深入开展一系列频繁的交流互访活动,既有行政团队及骨干教师的管理经验交流,也有师生的校园参观与体验;既有教师的听课评课交流,也有学生的全天全程访学、同堂共学、同台竞技;既有教育教学线上研讨,也有面对面专业课程交流;既有校内文体友谊比赛,也有校外教育基地参观。
在聚焦“姊妹学校”交流核心主题方面,宝安职校将“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定为交流的主旋律和永恒主题,每次线下交流都组织富有意义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加强澳门青少年家国情怀和民族自信。
“姊妹学校”的交流和学习,一方面帮助两校了解了双方办学理念、管理经验和教育教学情况,推进双方优势互补,促进教育文化融合创新协同发展;另一方面,深入推进两校师生的姊妹情谊,丰富学生知识,开拓师生眼界。
实践证明,交流活动明显增强了澳门学生对祖国的了解和认同感,增强澳门学生的民族自信心。
双方友谊不断深化,携手共进同心发展
随着“姊妹学校”交流活动的顺利开展,双方友谊得到不断深化,形成“携手共进,同心发展”的良好局面,一是聚焦两校发展,逐渐形成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主题、师生为主体、发展为主线、活动为载体的交流合作关系。二是尝试创新交流形式,打破传统路径,在形成交流机制的基础上,以爱国教育 团学交流/技能切磋/教师互访的形式,探索线上线下结合的混合式交流,努力向多层次、多形式、多领域方向发展。三是重视两校情感关系,达成牢固的文化共识,营造同心同根共情的文化融合氛围。
“姊妹学校”交流产生积极的辐射效果。澳门工联职中多次将该校与宝安职校交流的经验其他港澳学校,利用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平台优势,放大示范与推广效应,扩大“姊妹学校”交流影响。
同时,“姊妹学校”交流对促进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和文化交流起到了积极作用。日前,南都教育联盟推出“湾区职教名校长访谈”,共同探讨大湾区职业教育发展走向,澳门工联职中校长吕吉实表示,“让我们的学生在湾区多交朋友,共同为湾区拼搏”。
文:张小玲 制版:李斌 王娟娟 刘畅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马楠”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